先天性心臟?。ê喎Q先心病)是胎兒時期心臟血管發(fā)育異常所致的心血管畸形,是小兒最常見的心臟病。其發(fā)病率約占出生嬰兒的0.8%~1%。
治療方法根據先天性心臟病的種類分為開胸手術和介入治療,后者主要適用于部分動脈導管未閉、房間隔缺損及部分室間隔缺損的患兒。對于大部分患者,都需手術治療。
“常規(guī)開胸手術”是心臟外科的第一個里程碑,其優(yōu)點是手術顯露好、矯治徹底,但創(chuàng)傷面大、術后恢復時間長,少數病人可能出現心律失常、胸腔、心腔積液等并發(fā)癥,且會留下“蜈蚣樣疤痕”影響美觀。
“胸部小切口心臟手術”是第二個里程碑,體現了“微創(chuàng)”理念,但手術適應證局限,適宜的手術病例不多。
“胸腔鏡心臟手術”是第三個里程碑,不但“微創(chuàng)”,矯治也徹底。
近日,普濟醫(yī)院再次為兩名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實施胸腔鏡手術治療,手術經過順利,術后各項生命體征平穩(wěn),短期內即可恢復健康,深受患兒及家長的歡迎。